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局外人 - 《局外人》评论——射出四颗荒诞的子弹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射出四颗荒诞的子弹后
  ——关注《局外人》的枪杀事件
  文/3rdROCK
  重读《局外人》,我仍坚持,那段枪杀事件的记录不可获缺,小说(分两部)的第一部为其铺垫,第二部顺延它展开,可以说“枪杀事件”既是小说要反映的荒诞的结果,又是起因。
  与加缪推崇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不同,同样是记录一起凶杀案,加缪在《局外人》中充其量只写了两页纸,而且运用了诗化的语言。阳光律动水 声变幻,让我们怀疑死亡总是平静而至,即使被人杀害。再看陀氏的《罪与罚》中描写拉斯科利尼为生计所迫举起斧子砍死放高利贷老太的一幕,不仅篇幅长(二十 多页),而且画面逼真,切换迅速。近景。特写。动作分解。一一呈现。场面内在的紧张度绝不亚于任何一场鏖战,我的心数次被陀氏高抛。
  陀斯妥耶夫斯基关心噩梦如何变成现实,他迫使我们把脸凑近流血化脓的伤口,加缪则通过平静的叙述,说明荒诞无时无刻地存在。荒诞在加缪的笔 下,并非默而索枪杀阿拉伯人的结果,也不是过程,它贯穿始终。这里,加缪没明说,却让每个人意识到伤口时刻存在,我们只要关心一下就可以发现,正如他在哲 学随笔集《西西弗的神话》中叙述的,作家是否提供答案是荒诞的著作和其他作品的区别。
  在此请留意枪杀事件中的一个细节——它曾一度使我困惑:为何默而索在开完一枪后,隔了几秒,又对准尸体开了四枪?后来的四枪似乎不同寻常,它们促使我有下去通过再次认真地阅读了解默而索这个特别的家伙。
  小说一开始就告知我们:默而索的母亲死了。下葬时,内心爱母的默而索非但没有哭,居然还在第二天去海滨游泳,并与女友玛丽去看电影(滑稽 片!)。然后在与女友一番温存后,面对女友的示爱,他(是爱玛丽的)说:大概不爱。默而索这样的人注定有叛逆的可能、生存的危机。被捕之后,默而索很快厌 倦了冗长单调的审讯。他希望律师给他同情而不是辩护。牢里,除了做回自由人的本能偶尔作祟外,默而索凭依想象的慰籍,已适应了狱中的生活。坐在被告席上, 他仿佛置身事外。我吃惊地看到他兴味盎然地观赏着他的律师同检察官进行辩论“表演”,他心里作着孰优孰劣的评判。被判死刑前,默而索考虑的并非身家性*命, 反而异想天开地揣测有多少种生还的奇迹发生。
  ——默而索不疯也不傻。通篇,拨开荒诞事实的障眼,他给我的感觉是敏感、理智和坚毅。结尾处,默而索毅然拒绝神甫对他精神上的招安,他认为: “但是我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他将这个观点奉为真理,也代表了默而索和他的创造者加缪对生死存 亡的观念。
  荒诞的存在是必然的,惟有死才能消解荒诞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体。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关于自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的剖析证明了 我的推测:“一个人自愿地去死,则说明这个人认识到——即使是下意识的——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 行为是无意义的。”
  也许无需找寻射出最后四颗子弹的深刻理由——也许根本没有解释的理由,那只是有悖于我们日常行为(认识习惯)。加缪对最后的四枪始终保持缄 默,抑或他作出解释的言语超脱一般的话语世界(这正是令我着迷的)。目前关于《局外人》里那四枪(甚至整个枪杀事件),对我而言,最具说服力的当推萨特对 小说的概括——它是“荒诞的证明”。
  默而索走近真实却远离了人群(反之亦然),他“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这个世界里会不时朝“我”射出荒诞的子弹。然而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其 意义,子弹岂会白射?至少让人想到些问题表示些态度采取些行动(哪怕像临刑的阿 Q同志,在看客的哄喝声中吼出半句豪言)。《局外人》的文末发人深省——“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 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抱以仇恨的喊叫声”。显然,在此,我也是“荒诞的证明”。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