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空中疑案 - 第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玛丽-莫里索谋杀案听证会于四天之后进行。这一轰动事件引起了公众强烈的关注,听证会场挤满了人。
  第一位出场的证人是一个高大的、留着灰胡须的法国人,梅特-亚历山大。他的英文说得很慢,但十分地道。
  “你看过了尸体,”法官问,“能认出她是谁吗?”
  “她是我的客户,玛丽-安杰利克-莫里索。”
  “那是她护照上登记的名字,她还有其他名字吗?”
  “有,吉赛尔夫人。”
  场内一片嗡嗡声,记者们准备好了纸笔。法官说:“你能不能详细谈谈这位叫莫里索或者吉赛尔夫人的人?”
  “吉赛尔夫人是她的职业名字,她用它来开展业务。她是巴黎知名的放债人。”
  “她在什么地方开展业务?”
  “乔里特街,她的私人住宅。”
  “据说她常到英国来,她的业务也延伸到了这个国家?”
  “对。她在英国有许多客户,在英国的某个社会阶层享有极高的声誉。”
  “你说的某个社会阶层指什么?”
  “她的客户大都是上层和职业人士。对待这种客户需要相当谨慎。”
  “你能不能详细谈谈她的各类业务?”
  “不能。我在法律上对她负责。不过吉赛尔夫人是一位一流的生意人,具有优秀商业人士的所有素质。她将自己所有的业务都控制在手中。可以说,她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知名人物。”
  “那么据你所知,她去世时是一位富有的女人了?”
  “非常富有。”
  “据你所知,她是否有过仇人?”
  “我不知道。”
  梅特-亚历山大走下台子,下一位证人是米切尔。
  “你是环宇航空有限公司的老乘务员,在普罗米修斯号上服务,是这样吗?”
  “是的。”
  “上周星期二,也就是18日,你在从巴黎飞往克罗伊登的两点钟的航班上服务,死者在乘坐这次航班。你以前见过她吗?”
  “见过。半年前我在8点45分的航班上服务,她有一两次乘坐这次航班。”
  “你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
  “我有记录,不过没有特别注意。”
  “你听说过吉赛尔夫人这个名字吗?”
  “没有。”
  “请讲述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
  “我送完午餐之后便开始发送帐单。我先以为她睡着了。5分钟以后我试着想弄醒她,结果发现她已经死了。我从乘客当中找到一位大夫。他说--”
  “布赖恩特大夫将很快出庭作证。请您看看这个。”吹管送到了米切尔跟前。“你以前见过吗?”

  “没有。”
  “你有没有看见哪一位乘客持有过吹管?”
  “没有。”
  “艾伯特-戴维斯。”年轻的乘务员走了上来。“你是环宇航空有限公司的雇员,普罗米修斯航班上周2班次的乘务副手,是吗?”
  “是的。”
  “你怎么知道发生这件事的?”
  “米切尔先生说一位乘客出事了。”
  “你以前见过吗?”吹管被送了过去。
  “没有。”
  “有没有看见哪位乘客持有过吹管?”
  “没有。”
  “还有没有你认为可以提供的线索?”
  “没有。”
  “很好,你可以下去了。”
  “罗杰-布赖恩特大夫。”
  布赖恩特报了姓名、地址、职业等。
  “请描述一下上周二即18日飞机上发生的事情。”
  “飞机即将到达克罗伊登时,值班乘务员前来问我是不是大夫,他说有位乘客生病了。我起身跟他走了过去。那女人至少死了有半个小时了。据我估计约在半小时和1小时之间。”
  “你对死因怎么看呢?”
  “没有详细的检查很难做出判断。”
  “是你注意到她颈侧有一个针眼,是吗?”
  “是的。”
  “谢谢。……詹姆斯-惠斯勒大夫。”
  惠斯勒大夫体形单薄,个子矮小。
  “你是本警区的法医?”
  “是的。”
  “请你为本案作证。”
  “上周星期二刚过3点钟,我被叫去克罗伊登机场,然后上了普罗米修斯号飞机,一位中年女子已经死了,死亡发生在约1小时之前。我注意到颈静脉上有一个小圆点,可能是黄蜂蛰叮或者小针扎刺的结果。尸体被弄到停尸间之后,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你的结论呢?”
  “死亡是由毒素渗入血管,心脏骤然瘫痪所致。”
  “请谈一谈这种毒素。”
  “这种毒素我以前从未见过。”
  专心致志的记者们记下:“未知毒物。”
  “谢谢。……亨利-温特斯普。”
  温特斯普先生体格高大,表情和蔼。他是政府在罕见毒品方面的首席权威。法官将毒针拿起来问温特斯普先生是否见过。
  “见过。并且已经对它做了分析。”
  “请谈谈分析结果。”
  “当然。某些部落常使用这种毒素,他们事先在箭头上蘸上一种名为箭毒的毒物。”
  “您认为死亡是由箭毒所致?”
  “哦,不。”温特斯普说,“这种毒素并非由人制作,据我分析,针头上蘸的是一种名为布姆斯兰的毒汁。”
  “什么是布姆斯兰?”

  “一种南非的毒蛇,世上现存最剧毒的蛇类。我举个例子吧,将毒汁注射到鬣狗身上,还未拔出针头它就死了。毒汁致使皮下出血,心脏功能瘫痪。”
  记者们写下:“离奇的故事。空中毒蛇事件。比眼镜蛇更致命。”
  “你有没有见过用此类毒汁杀人的案件?”
  “没有。”
  “谢谢,温特斯普先生。”
  探长威尔逊宣誓作证说,在座位下发现的吹管没有指纹。对吹管的发射距离做了试验,最大射程为10码。
  “赫邱里-波洛。”
  波洛的证词相当严谨,他没有注意到任何特别的事情。对,是他发现了地上小针,所发现的地方正好是死者颈部的下方。
  “霍布里伯爵夫人。”
  记者们写到:“伯爵的妻子为空难之谜出庭作证。”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年轻漂亮的维尼夏-克尔,但她的证词却没有詹姆斯-赖德引人注目。
  “你的职业是什么?”
  “埃和斯水泥公司的总经理。”
  “请仔细看看这支吹管,你以前见过吗?”
  “没有。”
  “你就坐在死者前面的4号座位上,可以看见机舱里所发生的一切?”
  “不,我看不见,因为座位都是高靠背。”
  “假如有人走上过道,将吹管对准死者,你一定能看见。”
  “当然,但我没有看见这种情况。”
  “你座位前两排的一位男子去过洗手间。”
  “对。”
  “他直接朝你走来?”
  “不,他直接从洗手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手上拿着什么东西吗?”
  “什么也没有。”
  “还有谁离开过座位?”
  “我前面的那个人,他经过我去了机舱的后面。”
  “我抗议。”克兰西先生从座位上撑了起来嚷到,“是在这之前,大约是1点种。”
  “请坐下,”法官说,“会轮到你的,……请继续,赖德先生。那么这位先生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吗?”
  “好像是一支钢笔。他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本橙色的书。”
  “朝你走过来的人只有他?你自己离开过座位吗?”
  “我去过洗手间,不过我手上没有吹管。”
  “你的音调有些失礼。请下去。”
  诺曼-盖尔的证词几乎都是否定的,很快他就被愤愤不平的克兰西先生代替了。
  于是,记者写到“侦探小说作家出庭,知名作家承认购买过杀人武器。”
  “对,”克兰西说,“我的确买过一支吹管,而且我今天把它带来了。我强烈抗议将杀人致死的吹管与我的吹管联系起来。这是我的吹管。”他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吹管。记者们写到:“作证庭上的第2支吹管。”克兰西严肃地对法官说,自己出庭是为了维护正义。他长长的发言不时被打断,从他嘴里并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简-格雷的证词对记者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随后是两位法国人。阿曼德-杜邦说他是前往皇家亚洲学会作学术发言的。在飞机上他和儿子一直都在探讨技术性的问题,没有注意到身边发生的事情,直到听人说身后一位乘客出了问题。
  “你认识死者吗?”
  “不认识。”
  “据说她是巴黎的一位知名人物?”
  老杜邦耸耸肩,“我没听说过。况且,近来我经常不在巴黎。”
  “据我所知,你最近去过中东。”
  “对,古波斯。”
  “你们父子去过世界上许多神秘遥远的地方?”
  “是的。”
  “你有没有见过有什么民族用蛇毒作为武器?”
  “没有,绝对没有。”
  儿子的回答与父亲的大同小异。他不认识死者,没有注意到飞机上的任何事情。还有,他弄死了一只毒蜂。杜邦父子是最后出庭的证人。
  法官清了清嗓子对陪审团说,这是本法庭所处理过的最难于捉摸的案子。一个妇女在空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遭谋杀,很显然凶手就在出庭作证的人当中,他们之中的一位以极为狡猾的手段在说谎。
  犯罪的方式及其残酷,在10位--加上乘务员有12位--证人中,凶手手持吹管将毒针吹射到死者的喉部。具有意义的物证是一支吹管,一支毒针和死者脖子上的针眼。由于出庭作证的人都否认认识死者,这件事只好交由警方进一步调查了。
  一位方脸的陪审员带着疑虑的目光欠身说:“您说吹管是在一个座位下发现的,那是谁的座位?”
  法官核对了一下文档,威尔逊探长凑上去在他耳边低语了些什么。
  “哦,对,是9号座位,波洛先生的座位。我可以告诉大家,波洛先生是一位知名的、受人尊敬的私人侦探,他曾经多次成功地与伦敦警察厅合作。”
  方脸陪审员将目光转向波洛先生,似乎有些怀疑眼前这位留着胡子的矮小的比利时人。
  法庭休会5分钟。当陪审员重新入座,并将陪审裁决书交给法官时,他皱了皱眉,“废话!我无法接受这份裁决。”几分钟后,一份修正裁决书又递交了上来:“我们一致同意死者中毒而亡,然而没有足够的证明是谁下的毒。”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