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夜半撞车 - 第六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2
  就在我听见居伊·鲁索特那遥远声音的那个冬天,我遇到了一件意外的事。在三十多年里,人们竭尽全力使自己的生活比早期更平稳、更和谐,但却枉费心机,某个小事故就可能突然把你带回过去。时值十二月。一个星期以来,当我一出门或回到家中时,我注意到有一个女人一动不动地站在离大楼门几米远的地方,或者,站在对面的人行道上。她从来没有在晚上六点前待在那儿。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子,身穿翻毛羊皮大衣,头戴一顶阔边帽,肩上挂着一只栗色的挎包皮。
  她目送着我,以一种威胁的姿态,一声不吭地待在那儿。这个女人可能来自于我童年时的哪一个被遗忘的噩梦呢?为什么现在来呢?我探身于窗外。她等候在人行道上,好像在监视着大楼。然而,我没有开房间里的灯,她不可能看见我。这斜挂的大挎包皮,这帽子和长统靴,看来她就像是军队里的食品管理员,这支军队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却留下了无数尸体。我害怕,从现在起直到我生命的尽头,我住在哪里,她就守候在哪里,而且,对我来说,搬家也无济于事。每次,她都会找到我的新地址。
  一天夜里,我比平常回来得更晚,她始终待在那儿,寸步未移。当我要推开大楼门时,她正慢慢地走近我。是个老妇人。她目光严厉地盯视我,仿佛她想要让我对某件事感到羞愧,或者提醒我可能犯过的错误。
  我默默地顶住这种目光。我终于问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犯有过错。我交叉起双臂,声音平静,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她说,我很想知道她要我做什么。

  她抬起下巴,从她的嘴里吐出一连串辱骂声,不绝于耳。她叫我的名字,并且用“你”称呼我。我们之间难道有亲戚关系?也许我很久以前就认识她了。在路灯的黄色光线下,那顶阔边帽更突出她脸部的生硬,她就像一位名叫莱妮·里芬斯塔尔的蹩脚的德国喜剧女演员。生活和情感都没有对这张木乃伊般干瘪的脸起作用,是的,八十年前任性而淘气的小姑娘如今变得像个木乃伊。那贪婪的双眼一直盯着我,然而,我并不低下我的眼睛。我爽朗地向她微笑着。我觉得她随时准备咬我,并且使我沾染上她的毒液,但是,在这挑衅性的敌意里,有某种虚假的东西,就像一名蹩脚演员那种谈不上细腻的表演。她又对我破口大骂。她靠在大楼的楼门,挡住我的路。我始终对她笑脸相迎,我明白,这样做会越来越激怒她。但是,我并不怕她。孩童时期,夜里一想到有个女巫或死神在打开房问门,就会产生的那种恐惧已消失殆尽。
  “夫人,您可以别那么大声讲话吗?”我用一种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彬彬有礼的语气对她说道。
  她好像也因为我冷静的声音而愣住了。
  “请原谅,但是,我不再习惯听像您那样响的说话声。”
  我瞧见她的脸一下子崩紧了,她的双眸猛地睁大了。她伸出下巴向我挑战,她的下巴厚实而凸起。
  我向她微笑。于是,她向我扑来。她一只手紧紧攫住我的肩膀,企图用另一只手抓我的脸。我想抽出身子,但是,她实在太沉了。渐渐地,我感到童年时的恐惧油然而生。三十多年来,我使我的生活如同法国式庭园那样井然有序。庭园以它的林荫道、草坪和小树林掩盖了一个泥塘,以前,我差一点淹没于这泥塘里。三十年的努力啊。难道这一切都为了某个夜晚让一个美杜莎(希腊神话中蛇发女怪,被其目光触及者便化成石头)在街上等着我,然后,向我扑来??这个老太婆快要把我掐死了。她犹如我童年的回忆一样沉重。一块裹尸布覆盖着我,我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任何人都无法帮助我。稍远处,广场上,有一警察分局,门前有一些治安警察在那儿站岗。一切都会在囚车和警察局里解决。这早就是命中注定的。再说,在我十七岁那一年,因为我的父亲想要摆脱我,人们把我送上警车,而这就发生在教堂那边,就在这儿附近。三十多年无效的努力就是为了在地区警察分局里回到起点。多么令人伤心啊??
  “他们活像两个在大街上打架的醉鬼。”其中一名治安警察会这么说。
  他们会让我们俩,这老妇人和我,坐在一张长凳上,就像所有那些在夜里大搜捕中被抓住的人一样,然后,我可能必须说出我的身份。有人问我是否认识她。
  警察分局局长会对我说:“她说自己是您的母亲,但是,根据她的身份证件,你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亲戚关系。而且,您属于生母不明的情况。先生,您现在可以走了。”

  这是我十七岁那年,父亲把我交到他手中的同一位局长。博维埃尔博士说得对: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轮回。我感到内心涌动着一股被压抑的狂怒,于是,我用膝盖朝那老太婆的肚子迅猛地一击。她的手松开了。我猛烈地推开她。终于,我可以自如呼吸了??
  我出其不意地遏制住她,她再也不敢靠近我,她纹丝不动地站在人行道边上,用她那双睁大的小眼睛盯着我。
  现在是她采取守势,严阵以待。她力图向我微笑,绽出一抹与严酷的目光不相符的假惺惺的可怕微笑。我交叉双臂于胸前;她看到微笑并不奏效,就装作在擦眼泪。在我那样的年纪,我怎么可能被这样一个怪物吓着呢?怎么可能一瞬问会相信她还有力量把我压下去呢?警察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后来,她再也不守在大楼门前,直到今日,她音讯全无。那天夜里,我还在窗后观察她。她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因为我们的殴斗而感到不安。她沿着土堤踱来踱去。在相隔较短的间距里,有规律地来来回回,但是,步履轻快,几乎是军人般的步伐。昂着头,腰板笔挺。她时不时朝大楼正门转过头来,以证实一下是否有人在看。然后,她突然开始一瘸一拐地走路。起初,她仿佛是为了排演而这么练习。渐渐地,她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我目送着她一瘸一拐地远去,慢慢地不见了人影,不过,她过于夸张地在扮演军队食品管理员的角色,仿佛在寻找一支业已溃败的军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